剪,是破壞還是創造?
在日本的插花藝術(花道)中,剪下花材不僅是方便的手段,而是創作過程中一個深思熟慮的步驟。拿起花藝剪刀,心中已有構思,插花家便在沉默中做出每一個形狀的決定。每一次剪裁,不是拿走什麼,而是給予形態、創造空間,引導觀者的視線。

設計的開始,遠在花枝插入花器之前。當我手握剪刀走進花園時,創作已經展開。從灌木頂端剪下的枝條與底部的枝條線條不同。向下彎曲的線條在基礎練習中較難運用,而向上延展的枝條,往往能帶出理想的流動感。我不隨意剪下眼前的花材,而是挑選能夠說明我構想與故事的那一枝。
然而,這份選擇也意味著責任。在我曾學習園藝設計與花藝的日本,自然受到深深的敬重。樹木、石頭、花草,不只是材料,更是承載靈性的存在。這個理念十分清楚:當我們從自然中取下一枝花,我們便有責任賦予它第二次生命。要以我們的結構、情感與表達來回應,而絕不能是冷漠。

因此,一把優質的花藝剪刀極為重要。花藝剪刀不僅要鋒利,更要手感平衡。使用時的阻力、切面、控制感,這一切讓人建立信心。我偏好不鏽鋼製的池坊剪刀,它們陪我走過世界各地,始終鋒利且容易清潔。使用它們,變成一種儀式,一個靜心的瞬間。
剪裁難以教授。該剪哪裡?又該留下什麼?沒有萬用的規則。某次課堂上,我請求宗村老師特別指導剪枝,她回應:「猶豫時,就剪吧。」這就是學習的方式。剪下、觀察、反思。我經常拍下作品的照片,剪一點,再拍一張,然後比較。隨著時間推移,直覺便慢慢養成,而這只能透過反覆實踐。

學生常常會因為擔心破壞美感而猶豫不前。但在花藝中,我們接受無常。剪得太多也是學習的一部分。正因為經歷失誤,我們才能培養出對簡約與平衡的眼光。錯誤並不全是損失,很多時候,它們是通往成長的必要一步。
西方園藝,如凡爾賽宮,以對自然的控制為榮:對稱、幾何、支配。而日本美學,尤其花藝,則是與自然共鳴。我們不強迫花材迎合意志,而是傾聽它。自然彎曲的枝條不是瑕疵,而是獨特的語言與美。我們尊重它的姿態。

這正是花藝最珍貴的贈禮之一:它教我們重新觀看世界。隨著練習的深入,你會開始注意到野外的細節:彎枝的線條、枯葉的質感、色彩的變化。你變得更謹慎、更尊重自然。許多插花者將花藝剪刀視為自己身體的延伸,隨時準備好與自然對話。

那麼,剪,是破壞還是創造?在花藝中,它是兩者,也是都不是。它是一場轉化。從「曾經是」走向「可能會是」的過渡。而剪刀,從來不是拿走的工具,而是更新生命的樂器。
想深入體驗日本花藝的魅力?
Wazakura 為您準備了多款日本製花藝剪刀與花藝工具,幫助您展開創作之旅。
立即選購日本職人工藝製作的剪刀系列 ▶ 點此查看商品
Wazakura 為您準備了多款日本製花藝剪刀與花藝工具,幫助您展開創作之旅。
立即選購日本職人工藝製作的剪刀系列 ▶ 點此查看商品
#花藝 #插花 #剪刀 #日本美學 #禪意 #劍山 #日本傳統工藝 #自然之美 #花道 #植物藝術 #花藝工具 #花藝教學 #花藝設計 #修剪藝術 #剪枝 #花藝創作 #靜心 #花藝學習 #花藝練習 #自然造型 #Ikebana #Japaneseaesthetics #Ikebanatools #Ikenoboscissors #floraldesign #pruning #cuttingtechnique #Japanesefloralart #floralarrangement #flowerarranging #natureappreciation #creativepruning #傳統文化 #植物之美 #日本花藝 #花藝哲學 #剪切技術 #美感訓練 #自然與藝術 #創作過程 #尊重自然 #日式生活 #简约美学 #和風生活 #工藝精神 #自然靈感 #園藝藝術 #和諧之美 #花藝學校 #花道精神 #藝術教育 #WazakuraJapan